6月19日訊 今天,知名評論員蘇群發(fā)文分析了獨行俠目前的陣容情況。原文寫道:
正視這段歷史,而不只是用“天道酬勤”這種詞匯去拔高,就可以理性對待目前這支小牛(獨行俠,下同)取得的成績。
為了不重走彎路,小牛可以把盧卡看做控球版的諾維茨基,把萊夫利當做年輕版的泰森-錢德勒。用好盧卡的窗口期,用好萊夫利的紅利期,應(yīng)該是接下來10年小牛經(jīng)營自我的基本策略。
用好盧卡的窗口期,就是以他為核心,根據(jù)他的特長和弱點,像找來歐文那樣,為他去找更好的幫手。
可以從自由球員中去找,也可以想辦法換合同在身的球員,同時也絕不能忘記,有時候最好的幫手就在身邊,只不過還很年輕,還在成長。
至于歐文,我相信他非常喜歡這個團隊和庫班提供的氛圍,即使兩年后合同到期,他也會留下來。
萊夫利接下來3年的新秀合同,可以被視作超級紅利,幾乎沒有球隊可以只花500到700萬,就擁有一名征戰(zhàn)過總決賽的中鋒,而且特點如此鮮明,要知道當年小牛換來的錢德勒工資1260萬,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2500到3000萬。
萊夫利的紅利期,配合歐文的合同,接下來3年可以視作小牛沖頂?shù)淖罴哑谙蓿駝t就可能面臨陣容動蕩,窗口變窄。就在這個基礎(chǔ)上展開行動,行動之前則要明確小??倹Q賽輸在哪里。
最大的原因就是在盧卡和歐文之外,缺少第三持球點,這個人不一定是個控衛(wèi),他可以是控衛(wèi)、得分后衛(wèi)、小前鋒,甚至4號位大前鋒。
“持球點”的意思并不是讓他組織進攻,而是球在他的手里具備三威脅——突破、傳球或投籃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“能處理球”。比如,凱爾特人的首發(fā)中,就有4人能處理球。
總決賽期間基德沒有辦法,最后讓PJ-華盛頓去扮演這樣的角色,但是非常勉強。無論是最初的籃網(wǎng),還是現(xiàn)在的太陽,都是按這個理念去組隊,就是把3個能處理球的人最強化,但是在籃網(wǎng)沒有堅持下去,克拉克斯頓還沒成長起來,而在太陽隊,他們完全沒有萊夫利這樣的中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