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起羅馬尼亞足球,很多人想起一個名字:哈吉。從90年到98年,連續(xù)3屆世界杯打入淘汰賽,更在世紀之交的歐洲杯死亡之組中力壓英格蘭和德國隊晉級,讓他們收獲無數(shù)球迷。
不過此后,羅馬尼亞一度陷入低谷。本屆歐洲杯上首輪贏球,是他們24年來的歐洲杯首勝。力壓比利時拿到小組第一晉級淘汰賽,喀爾巴阡山的雄鷹又要起飛了嗎?
01. 4141陣型下的羅馬尼亞:攻防轉(zhuǎn)換簡練快速
a. 攻防轉(zhuǎn)換簡練快速
這支羅馬尼亞主打的是4141陣型,退防的時候全員回到后場,反擊推進較快。整體有不錯的對抗力量,同時邊路球員的腳下盤帶能力也較為出色。
所以過中場這件事,羅馬尼亞做得又快又簡練,只是到了前場之后,他們向核心區(qū)域發(fā)起攻擊時,傳球的能力偏弱一些,往往都是內(nèi)切單干后射門,或者是遠射。
從退防時的落位可以看到,羅馬尼亞在陣地戰(zhàn)時,兩側(cè)退防力度較大,中場移動也快,可以形成較好的密度,讓對手很難受。
加上羅馬尼亞人對抗不錯,斷球之后,又不缺少能帶球加速向前的球員,可以打出很好的反擊張力。
不過羅馬尼亞最大的問題,就是前場球員的整體意識和創(chuàng)造力較為貧瘠。這一次3打3的反擊,最終是簡單的內(nèi)切之后自己射門。
這樣的鏡頭并不少見,很多球都是內(nèi)切后自己單干。好在羅馬尼亞球員還有一個特點,就是跑動能力挺強,第一波進攻失敗后,往往可以形成二次進攻的機會。
尤其是在外圍如果有遠射空間,經(jīng)常能夠打出一些質(zhì)量很高的射門。
這一次攻防轉(zhuǎn)換也是一樣的道理,中鋒回撤之后做球,邊路快速跟進,隨即就是一個高弧度的吊傳,想要直接打?qū)κ址谰€的縱深空間。
羅馬尼亞的反擊很簡練,不過有時候也踢得太簡單,失誤率還是很高的。
b. 29%控球率迎24年歐洲杯首勝
前面也說了,羅馬尼亞的反擊張力很好,所以這支球隊并不追求對球權(quán)的控制。畢竟在有一定的向前推進空間時,羅馬尼亞邊鋒帶球能力強的特點也能更好展現(xiàn)出來。
小組賽首戰(zhàn)擊敗烏克蘭隊,羅馬尼亞控球率僅有29%不是意外。雖然說射門次數(shù)上并不占優(yōu),甚至預(yù)期進球差距也不算明顯,但羅馬尼亞靠著漂亮的世界波遠射,迎來一場勝利。
當然這不是說羅馬尼亞就是一支龜縮的球隊,他們在比賽中踢得還是很激進的。
需要壓上的時候,他們整體隊形站位比較高,只是前后會拉開一定的距離。
就像是這一次的反擊機會,前場3打3,但是羅馬尼亞的問題就是在有大空間的情況下,他們的傳球選擇相對平庸。
這球遠端的無球人是很大的空間,也跑到位了,但球給了近端的,甚至得球后不是走外線傳中找后點,而是自己持球內(nèi)切發(fā)起攻擊。
這球其實很暴露羅馬尼亞在反擊時的效率不高問題,因為他們的進攻選擇的確不大好。
結(jié)果就是這樣一次有些失敗的反擊,最終因為馬林的一腳遠射世界波破門,變得截然不同。
02. 羅馬尼亞的遠射和擺脫:是跟哈吉學(xué)的嗎?
a. 上限看遠射
羅馬尼亞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收縮隊形在后場的時間端,所以整體的跑動量不算特別大,不過羅馬尼亞陣中不缺少跑動能力強的球員。
前中超球星斯坦丘面對斯洛伐克時跑了11.09公里,是全場最高。羅馬尼亞中場的技術(shù)和耐力都不錯,這也是他們的特點。
因為羅馬尼亞在核心區(qū)域的傳球創(chuàng)造力很一般,他們會通過整體的移動來制造空間。但空間出來后,他們的進攻選擇往往會有點著急,遠射會是很常有的決定。
就像他們在本屆歐洲杯上的第一個進球,斯坦丘在這個位置,或許繼續(xù)傳球會更好,畢竟身前有多名隊友,對方門將盧寧失誤后,烏克蘭站位是相當散亂的。
不過斯坦丘就是把球送進了對方的網(wǎng)底,用了一種難度可能最高,也最不可思議的遠射世界波方式。
羅馬尼亞球員的腳下技術(shù)還是很不錯的,他們可以完成一些漂亮的原地擺脫和腳下控球。
這一次就是名宿哈吉之子,在禁區(qū)內(nèi)漂亮轉(zhuǎn)身,隨后傳給隊友,就是禁區(qū)正面的遠射機會。
小哈吉的轉(zhuǎn)身和處理球,的確有父親昔日的風(fēng)采。不過羅馬尼亞球員真的是太愛遠射了,但不得不說,這一腳的質(zhì)量還是很高的。
b. 擺脫和遠射:是哈吉教的嗎
羅馬尼亞最著名的球星當屬哈吉,有著喀爾巴阡山馬拉多納的美譽。昔日里他因為一腳吊射破門哥倫比亞,成為老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。
這支羅馬尼亞的特點,就是遠射和腳下的擺脫能力是亮點。這可能也跟當年哈吉帶來的影響,使得青訓(xùn)球員都注重這個方向的發(fā)展。
小組賽第三場面對斯洛伐克,小哈吉制造點球讓球隊扳平比分。腳下的靈巧性,是小哈吉的特點。
雖然他并不算是球隊的主力(同位置的丹尼斯-曼腳下同樣很出色),不過羅馬尼亞邊路攻擊手都愛內(nèi)切發(fā)起攻擊,也是一個特點。
之前能夠力壓小哈吉的丹尼斯-曼,同樣以盤帶見長。與烏克蘭的比賽中,丹尼斯-曼就有過非常精彩的單兵破防佳作,隨后助攻德拉古斯破門。
03. 攻防轉(zhuǎn)換時的站位有瑕疵:要贏荷蘭不容易
a. 羅馬尼亞在攻防轉(zhuǎn)換時的站位有瑕疵
從小組賽的3場比賽看,尤其是頭2場以及與斯洛伐克的上半場,羅馬尼亞給對方的機會還是太多了。
這一點就是因為羅馬尼亞在進攻時的選擇不大好,容易出現(xiàn)失誤。整體隊形前壓后,他們一失誤,對手就能打出反擊。
盧卡庫的這個進球,雖然被吹了越位,但羅馬尼亞防線站位平,以及中場空的缺陷暴露的很明顯。
在攻防轉(zhuǎn)換的時候,羅馬尼亞還是會有前后脫節(jié)的問題。遇到進攻犀利對手,恐怕會有不小的麻煩。
畢竟羅馬尼亞一路從預(yù)賽到正賽,碰到的瑞士隊、烏克蘭和斯洛伐克,并不以進攻見長。0比2輸給比利時,從一定程度上就暴露了羅馬尼亞在攻防轉(zhuǎn)換時的瑕疵。
其實與烏克蘭的比賽中,羅馬尼亞在球權(quán)交換時,同樣暴露出大量的空間給對手,只是烏克蘭隊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,心態(tài)有些浮躁,打飛了太多機會。
b. 16強戰(zhàn)打荷蘭:羅馬尼亞想贏不容易
能夠在E組拿到小組第一,主要還是靠著首戰(zhàn)3比0大勝烏克蘭積累下的凈勝球。
末輪面對斯洛伐克,羅馬尼亞多少還是落了點下風(fēng)。好在對方只需要一場平局就能晉級淘汰賽,也讓下半場踢得更加和和氣氣,成就了羅馬尼亞國家歷史第二次的歐洲杯淘汰賽之旅。
進入到一個最好的半?yún)^(qū),羅馬尼亞甚至可以看到打入4強的機會。但是面對著荷蘭,羅馬尼亞的技術(shù)特點恐怕未必能夠占據(jù)便宜。
尤其是荷蘭陣中,同樣不缺乏攻防轉(zhuǎn)換時向前推進能力強的球員。雙方誰能贏球,或許就看臨門一腳時的狀態(tài)。
只是荷蘭隊的機會,很可能大量出現(xiàn)在禁區(qū)內(nèi),而羅馬尼亞則需要多打好幾腳遠射。
結(jié)束語:
本屆歐洲杯,有過太多不可思議的時刻,也有不少讓人吃驚的隊伍。從羅馬尼亞、斯洛伐克、格魯吉亞、斯洛文尼亞到奧地利,最終誰能在淘汰賽走得更遠?
羅馬尼亞在歐洲杯和世界杯的最佳戰(zhàn)績是8強,如果可以跨過荷蘭這一關(guān),他們還真有機會超越昔日哈吉帶隊下的成就。
(Himu)